沙尘暴的真正成因——重新认识沙尘暴在自然界的重要作用
发布时间:2025-06-16 作者:
沙尘暴的成因,人为因素:人为滥伐森林植被、过度放牧,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,扰动地面结构,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,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。这是目前主流的说法,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,过去和现在蒙古人都不会乱砍滥伐,因为草原上树木是一种稀缺的东西,物以稀为贵这是人性,越稀缺越懂得珍惜。他们天天看着光秃秃的草原,突然看到一棵小树,他们会破坏掉吗?不可能,他们珍惜都来不及呢,我们不能用农耕的文化去看待游牧文明,他们过去烧火做饭用牛羊粪比烧柴方便多了。我们的专家认沙尘暴是荒漠中的土壤土,其实不是那样的。荒漠草原里的土,大风刮起来,只能低空飘一会,飘不了太远,风一停马上就会落下来。沙尘暴的土可不一样,即使没风也会飘很长时间,犹如气溶胶一样,他们是带静电的极微颗粒。
经过风的筛选中间留下差不多大小的,犹如农村秋天打粮食的扬场一样,来回住上一扬皮壳都被吹到边了,粮食留下来了。
到了春季季风来临,周边被研磨极其细微的带电粉末通过季风的作用(沙尘暴),运送到千里之外,形成有营养成分的新鲜土壤和微量元素,这就是沙尘暴的重要作用。沙尘暴它们在亿万年的时间里,为季风的下游源源不断的输送着新鲜土壤和微量元素。
我们现在防风治沙,把沙粒固定住是一种错误的做法。沙粒只有在不断运动的状态下才会完成一个健康的自然循环,完成它的使命。其实沙漠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快速无限扩大,它们的扩散是极为缓慢的。它的形成是有特殊地貌条件的,不是什么地方都会变成沙漠,必须符合它的特殊条件,干旱地区,有大的季风,必须在背风向阳的地方,形成真空的漩涡地带。(就是内蒙人说的背风弯或阳坡弯,比如在被风的墙角老是容易旋一定的细土是一个道理)。把风阻挡防风更是一个不可的行为,沙粒只有在风的作用下,高速运动摩擦才会磨细变成土壤。
沙漠昼夜温差极大,因为夜晚气温低,白天地表快速升温,热空气上升。就和我们看见的在上坟烧纸的火盆里,火老是向上旋转形成旋风的道理一样。这也就是沙丘的形成和不断来回移动的原因。沙漠里的风平时白天是上升的吹,如果沙漠的风是平吹的,就不可能形成来回移动的沙丘,只会形成戈壁滩。这也就是沙漠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限扩大。